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叩开学生的发展之门

[日期:2005-09-22] 来源:网上收集  作者: [字体: ]

课堂片断实录:

还未入夏,可是天气却有些热情得过了头。上课的铃声在提醒我走进课堂—那满是阳光的操场。操场上却还有着一群比天气更为热情的学生在等待着我。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儿歌,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学生们一下子被我的话吸引住了。眼神里个个都充满了新奇的神情。面对我出示在小黑板上的儿歌,七嘴八舌的念开了。

“两臂撑垫成蹲撑;两腿蹬直快低头;团身滚动像圆球”

“咦?这不就是滚翻的动作吗?”

“对!对!对!是我们学过的前滚翻动作。”学生们一个个都为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

“对,你们说得很对,这首儿歌里的确藏着要做好前滚翻的小秘密。那么你们能用你们的动作表现出来吗?”

“可以!”学生们的回答肯定而又响亮。

随后一双双小手争先恐后的举到了我的面前。在请了一位学生演示以后,我有意要给这位完成得并不是十分好的学生三颗星。这时学生中有人产生异议了。

“老师,她出去的时候好像腿没有蹬直。”

“噢!对了,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仔细。对呀,那么根据儿歌她做对了两句,得两颗星。请继续努力!”

接着,每个学生都忙开了,有的结伴在一起相互观看动作;有的几个人席地而坐小脑袋凑在一起正围着小黑板在相互评价得了几颗星。有的在为自己的同伴加油鼓劲。学生们一个个都活动得不亦乐乎。教师在巡视了之后,把孩子们招呼到了自己的周围。

“刚才呀,老师看到有些同学在做的过程中总是滚不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马上有同学回答道“是因为它的手没有做到一起推手。”老师及时肯定了这样的回答。继而紧接着问到“如果我朝右边斜了,那么是我的哪只手用力过大了呢?下一次做的时候,我应该哪只手的力量用的大一些呢?”

接二连三的问题瞬间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随着教师的问题在思考,在领会。教师自然的将教学继续深入,引出了保龄球的激趣练习。让每一位学生通过身体的亲身体验来验证刚才的假设。简单的一个对准目标进行滚翻的练习因为有了学生联系生活的想象和学生之间这样一种身体上的接触产生的互动而变得兴趣盎然。

“接下来,老师要讲一个老师自己的亲身经历个大家听。”学生们一听是老师自己的事情,赶忙安静下来。“事情这样的,一天老师正在家里小区的草地上散步,一不留神被一块石头绊了一下,还好我学过前滚翻保护自己,于是我就……”一边绘声绘色地说教师一边做了一个前滚翻。“可是,就在我要站起来的时候,没想到就那么倒霉,鞋带松了,我又被自己的鞋带绊住了,于是我又……”又是一个前滚翻。从老师的故事中,学生进入了一个突发事件的生活情景。既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两次前滚翻要求连贯的原因。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掌握了连续两次前滚翻的动作要求。

课后感悟:

记得有一位智者说过这样的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大家交换后手里仍然只有个苹果。可是,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大家交换后或许就不只是一个思想。思想和思想的碰撞会产生更多个思想的火花。以上的课堂片断是我区在进行前滚翻单元计划制定交流和观摩两堂颇具质量的观摩课之后自己的实践纪录。实践中的种种,或许还不能称之为思想在引领,仅仅只是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以下的想法合理与否,还值得商榷:

一、从学生的需求入手,设计乐学有效的教学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低,他们的持续注意的时间较短;同时他们的好奇心好胜心重,乐于接受新的事物。所以教师在教学是要不断的以不同的、新奇的教学手段予以刺激。课堂上一个呼拉圈、一个小椅子、一串小足印。足以让这些小家伙们兴奋不已,练得兴趣盎然。我觉得在现行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不管你采用的是何种教学模式,方法。只要你的手段方法是符合学生的身心需求的;是对学生的发展起着积极有效的影响的。我想即使你的方法采取的是他人看来的比较传统的,哪有何妨呢?与此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有时教师过多的语言会显得苍白和无效。于是我就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意识的多进行教师的正确示范,学生的正误示范的对比。让孩子们通过形象地观察形成正确的动作和技能。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多运用本体感觉却体验、去领会、去形成。运用现在的词汇就是体验,我想过去的教法与之对应的或许就是精讲多练吧。

二、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随时修改自己的教学

学生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这样的情形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校有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每个班级也有自己不同的基础。十个手指伸出去也长短各不相同,何况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呢?一份相同的教学计划在这个班上,可能接受的比较好。可是同样的教学设计在另一个班上或许就不尽如人意了。究其原因还是一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问题。教师不要怕教学进程无法落实。看见学生的动作有反复,要敢于停下手中原有的教学进程,对于这些学生让他们重温旧知。当然这并不一定是要让全体学生都让他们这样做。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说到这我想到了一节公开课,那节课是跳远的教材。在课的进行中教师突然发现有几个学生他们的踏跳出现了问题。让他们停下来再来练踏跳吧,这个教学环节教案里没有,可是让他们就这么过去吧又不妥。最后这位老师终于选择了让这几位学生单独出来进行踏跳的辅助练习。课后他的这一行为果然受到了诸多的评论。当然这个案例是发生在好几年以前了。如果放在现今我想大多数的老师会予以肯定。我就是这其中的一分子,我觉得教师这样的行为是教师教育机智的一种体现,也就是临场应变能力了。我们可以说这是教师在备教案对学生了解得不够,但我们也无可置疑这是一种教师驾驭课堂的表现。同理,在关注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同时,教师还要兼顾对学优生的指导和提高。就拿现在的滚翻教材来说吧,有些学生天生的运动天赋决定教师不用怎么教,他的动作已经掌握得不错了。如果再让这些学生仍然练习和其他学生相同的练习内容,他们必然会觉得枯燥乏味。那么教师可以让他们将这一动作进行创想和发挥。加上一个动作,或改动一下动作成为一个新的动作。例如前滚翻交叉起转身接前滚翻、鱼跃前滚翻等等。当然教师还可以培养这些学生成为小老师去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这样的相互帮助既促进了学学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对两头的学生都有一种提高。当然还可以适当减轻教师的保护与帮助的负担。

三、从教师自身入手,作好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教的过程应顺应学生学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只是在学生进行探索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出现问题时,进行有效地引导和帮助。这些文字我想每一位教师或多或少都会说出一些来。可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可能寥寥无几。同样我也汗颜自己是做得如此得不够。但我想前行摸索的道路肯定是充满了荆棘的,但是只要作为教师的我们能够认清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我想走过荆棘我们必然会迎来玫瑰的芬芳。从踏上风雨操场起,不知不觉自己也快要三十挂零了。可以说像我们这一年龄的教师来说是积累了一些教育教学经验了,这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可是我们同样面临的问题在教学上有自己的思维定势,同时又有些安于现状的惰性。记得有这样的一句话:“今天你不生活在明天,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这句话对我的促动很大。我想用明天的眼光对待今天,自己可以从三步入手。首先是学,学自己一切可以学的东西。学是一种摹仿,是一种拿来主义,把别人好的东西拿过来。其次是“化”,它是一种深层次的学,把别人的东西经过积极的实践以后去粗存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能总结出一些方法和规律。最后是“创”,也就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创造出新的方法,走自己的路。这是学的最高层次的追求。

最后我也想用一句话来作为结束,可能不是很贴切,可是我很想跟大家来分享这句话。“世界上成功不是最美的,最美的是通向成功时历经的挣扎。”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相关新闻       案例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