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之我见

[日期:2003-10-20] 来源:湖南省中医药学校  作者:李秋萍 [字体: ]

  2002-5-13  中学体育网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之我见
李秋萍 湖南省中医药学校

摘 要 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体育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体育教学特点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状态,探讨了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培养 心理素质

  心理现象是人类最常见、最复杂的现象。健康的心理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正确地认识自我,利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使两者达到协调统一。对于身处青春发育期的学生,如何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教育性、竞赛性、协同性、交往性等特点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意志品质、协作精神、自控能力等,促进个性和谐发展是体育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的文件中指出:当前,应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全面综合发展。作为现代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就当以其学科特点和功能引导学生体验体育过程的各种情感,锻炼其意志,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这里仅就体育教学中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方面谈谈个人粗浅看法。
1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由于主客观原因造成学生体育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较差的学生害怕做出的身体练习别扭好笑,在学习过程中不敢参与练习,敷衍了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对基础差的学生采用降低动作难度、加强个别辅导循循善诱,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另一方面应营造融洽轻松的教学气氛,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心理定势;还可运用激励机制,对学生取得的不同程度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及时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体育活动是人以自身为对象进行改造自身的实践活动。这种对人的改造活动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学意义的生命运动,而且还包括人生态度和思想意识的内容。体育的竞赛性使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体验胜利与失败的情感,激发学生树立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的进取精神。在体育教学中,要组织好多种形式和类型的竞赛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让时赛”、“让距赛”、“让分赛”、“等级赛”等教学方式,在赛前做好动员鼓动工作,使学生树立敢拚的决心和信心,赛后进行认真讲评,使胜者不骄败者不馁。在对体育课成绩的考核中也要建立激励机制,使成绩好的学生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使成绩差的学生产生一种危机感,从而努力学习,争取进步。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合理运用各种竞赛法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
  体育对人的生物潜能和精神潜力的开发与拓展,因其完整性和谐性而显得很重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采用相应措施来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制定个人目标,树立成功的信念,在完成各阶段任务的过程中强化意志品质;开展勤苦锻炼,利用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增加练习的数量和强度等因素,培养学生在条件艰苦的环境里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4 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活动多数是以集体形式出现,人和人之间发生着频繁的横向联系。民主与合作的关系,很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若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具体开展这类教育,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长跑练习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比赛,规定按照个人到达终点的次序得分,以同组成员得分之和计算团体成绩。这样每个同学都会很注意自己的成绩,力争为集体争光。促使学生加强团结协同配合、互相支持和鼓励,既培养了参与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又增强了集体观念。更因体育教学的多数内容具有群众性、协同性和交往性,只要进行精心设计组织实施,就可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原作者:李秋萍
来 源:湖南省中医药学校
共有3314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相关新闻       体育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