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农村中学体育腾飞的翅膀
——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湖南通道牙屯堡中学 吴甲成
摘 要:农村中学体育健康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各种体育设备的不足和场地的限制更加使得农村中学在体育改革和确保农村中学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每天一小时问题的严重性更为突出。以致改善和加强农村中学学校体育工作是一个总趋势。
关键词:农村中学 关心体育 踊跃参与 课程改革 体育锻炼
农村中学的体育设施因受到乡镇经济的牵制,所以大多数农村中学体育课比较难展开,学生体育运动达不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全国中学生中,农村学生占了好大一个比例,他们的体质增强是全民健身的基础。为适应新课程的实施,要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确保中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促进身心健康,新课程必须改革才是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出路。
1、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改革: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将新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根据新课程的改革的必然性,为了更好地上好农村中学体育课学生积极参与我们也进行了新课程教学的初探。
1.1、探究性教学:在教学中,用1-2分钟时间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好奇心,从问题入手,引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和探究。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让学生去思考探究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如:在上立定跳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掌握立定跳远的技巧,我们依次提出问题。小兔、袋鼠和青蛙跳它们是怎样跳的呢?同学们可以试一试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再比较分析哪一种动物跳得远一些,为什么会跳得远呢?手臂向前向上的摆是不是可以帮助身体向前向上跳跃呢?等等。原来较死板的立定跳这下成了动物园的各种跳跃了,活泼氛份一下就上来了,同学们就都也运动起来了。
1.2、发现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用于体育教学,其突出特点是,不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们,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较快地掌握所学技术动作和有关知识,方法及原理,例如:在枯燥的短跑教学中运用发现法效果如下:
1.2.1、设问:你在50M跑中,用多少步跑完?
1.2.2、观察:让学生相互数出同伴50M跑的步数;
1.2.3、启发思考:每人多少步数合理?
1.2.4、讨论揭示:学生经过讨论,教师用简图和简笔画在小黑板上讲解,提示步频与跑速关系及霍夫曼提出的步幅/身高=1.20,步频(S)x身高=8的指数法为依据来衡量步幅与步频的合理搭配。
1.2.5、验证,学生根据自己的身高,在不减速的前提下,在跑道上按标志点跑,看哪种步长比较适合自己。
1.2.6、实践提高,50M反复跑,摸索改进技术。
这样让同学们自己用科学的方法去症断自己在短跑中应该如何去做,这样将运动的主权交给学生而不是教师要你这样做你就怎么样做。就成了会的学生去指导不会的学生进行练习,它的效果是很明显的。
1.3、激发学生的兴趣:以问题带动兴趣,以兴趣解决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针对不同的教材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也就是如何让学生积极以主动心情愉快地接受教育这一种手段,而不是强制性、命令的方式,使必须去服从的形式。在教学中多采用游戏的形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上跨栏跑这一节课时如果按老教法的话肯定会有人不敢直接跨过去。而且效果会很差花的力量也不小。如果采用游戏的形式就不同了。如:课堂上用2-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布置场地摆放器材。事先把器材随意散点放在操场上,用抢占阵地,寻宝等游戏方式主动让学生去得到并按规定路线摆放好。这样一来学生既感到好玩又觉得刺激,远比教师依个发器材效果好。这既减轻了教师负担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用5-6分钟的时间,以游戏、比赛等活动为手段进一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在体育课中常置于“高期望——高表现——高期望”的良性循环中,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激发。如在游戏“抗洪救灾”中,我与学生共同创设了洪水泛滥的情境,并为各组学生提供了相应的“抗洪”物质:沙包(海绵垫、球等);救灾物质:粮食(羽毛球、空盒等)。至于先“抗洪”还是先“救灾”;如何“抗洪”如何“救灾”则由学生自由讨论,发挥想象,各抒已见,提出合理建议。在积极的思维和活动中,学生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同时也使头脑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1.4、掌握运动技能:例如:在学习新操等动作时,
1.4.1、用5-6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优化组合的自择权,采用自发组合群体的分组自主学习。为满面足学生个人的心理需求,让学生自己安排各种各样的练习形式和方法。要求学生在完成练习的次数、距离、时间及质量上各显神通。
1.4.2、用1-2分钟的时间老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出现的不规范动作进行讲解示范。
1.4.3、用6-7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存在的问题和纠正不规范的动作
1.4.4、用2-3分钟的时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1.4.5、用10-1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巩固学生成果。并尽可能地为各类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让学生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去掌握运动技能。
教师也积极参与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玩耍并给予纠正指导动作。学生们在虚幻情境的活动中,不仅心情愉快,而且身体各部分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1.5、导向价值:用1-2分钟的时间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形成价值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是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如今,健康就最大的财富。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说:“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清华大学曾提出“8-1>8”的口号,即每天用一小时参加体育锻炼,学习效率反而大于不锻炼者。据一些报刊介绍,袁隆平在科研工作中能够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干劲,是与他坚持体育锻炼分不开的。中国古话说:“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在这方面,袁隆平是一个成功的实践者。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互相配合,互相促进,都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四有”新人应当体魄强健,不然怎能完成中华复兴的伟业?周恩来总理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提出,要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实现这个要求,学校有责任,社会有责任,家长也有责任。学校对减负要常抓不懈,要上好体育课,增加体育设施,坚持做早操、课间操、眼睛保健操,开展课外活动。全社会要营造一个关心下一代身心健康,崇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家长要支持孩子参加学校体育活动,双休日要给孩子玩的权利,提供适度时间和空间让孩子锻炼身体。健康不能靠补药获得,生命在于运动。让孩子们到操场上锻炼,到大自然中奔跑,保证他们每天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的大事,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实现的大事,万万不可小看。
1.6、思考与练习:例如在接力棒教学中,我们首先提出怎样在快速中接棒,又快又稳,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学习热情。然后,从教材的特点出发,运用一些有趣的游戏进行比赛,如,快速跑接力比赛,但要求必须要交换手中的接力棒为基础。这样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自己会去想怎样交好自己的这一棒。当学生的参与与热情被调动起来后,就可以告诉他们接力棒的“诀秘”了。这样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充分体会体育的乐趣,体验失败与成功、身体疲劳与心理快乐等不同的情感变化。逐步形成对《体育与健康》课的认识,懂得终身体育与自己人生幸福的关系。为此,学生们也就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来锻炼自己的身体了。
主要参考文献:
①吴志诚、曲宗湖、刘绍曾著《现代教学论现代体育教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年6月出版
②肖萍《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作用与途径》中国学校体育1998年第四期
③韩志刚、吕伯东《导教合一、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体育教学杂志1999年第五期
④胡聪《互动教学法初探》体育教学杂志1999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