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报考体育类的学生一起解读新高考方案
江苏省东台市第一中学 高级教师 朱世达
我省2008年新高考方案的实施,对报考体育类的学生来说,如何去解读新高考方案,正确把握新高考的精神。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主动的和报考体育类的同学共同学习新高考方案,关注新高考方案的实施,指导好学生做出具有理性的选择,帮助他们迈好人生路上最关键的第一步,为高等院校培养更多更好的体育人才。
解读一:对新高考体育类的方案理解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体育类高考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完善。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的招生考试是由全国文化统考和体育专业考试两部分组成,体育专业考试总成绩为满分100分。2008新高考方案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 + 综合素质测试”。在科目设置上,体育类学生若选择不兼报普通类专业,七门学业水平测试可选择必修测试科目,必修科目测试等级D级(技术科目测试不合格视为D级)不超过三门;若兼报普通类专业,应按普通类考生要求确定水平测试科目,必修科目测试等级要求和普通类考生一致,均需达到C级以上。兼报与不兼报在选择上是历年体育专业招生考试中没有的,历年招生只分统招生和单招生。但新高考方案中的兼报与不兼报的规定,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做决定。笔者经反复学习2008年新高考方案,认为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还可以,如男生100米的原始成绩在13″5左右,女生在15秒以内,预估文化成绩接近本二线,合乎报考体育类的条件和要求,还是作兼报选择是比较理性的。又如有些学生确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和水平,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或接近二级运动员标准,身体素质特别好,文化考试只要专攻统考科目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合乎报考体育类的条件和要求,还是作不兼报选择比较好,这样做既对学生负责,也是对学校、对国家挑选人才负责。
解读二:新高考对学生产生想法的理解
笔者经对有想法的学生入学的基本情况和入学后的学习运动,生活等诸多方面的情况了解,从中发现学生自初中毕业升入高中后,就自然有了较强的认识能力,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初步形成。别看他们只有16—17岁,可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许多美好的想法和欲望。我校系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方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得到健康的全面发展。学生在高一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后就进行文理分科、分班,重新组合教学行政班。面对学生的选科和想法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对学生进行报考想法的分析。如为什么想报考体育院校?又凭什么条件去报考?产生想法和欲望纯属正常现象,此时的学生易给自己进行初步定位,即如何参加全国高考及今后上什么大学等。那么又是如何能将想法成为现实,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高三来年的全国高考。笔者提出:做人第一,学习第二,训练第三的梦想变现实的指导思想。无论是兼报还是不兼报的全部将学业水平测试的等级目标定在C级以上,在学业水平测试上决不拖后腿,绝不影响下一步的学习和训练及考试。第二,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主要是考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的综合能力。教师应对这些有想法的学生讲清楚,讲明白体育类考试的条件、要求及今后大体上的从业方向。及时地掌握原始测试的相关成绩进行分析,用科学发展观来预测末来考试成绩,拟定出切实可行的高考训练计划和目标及编写好课时训练计划,严格训练要求,尤其注重基本功的训练,要教育学生牢记俗语:“练武不练功,到时一场空。”的道理。
提高训练质量,一切做到以“我要训练”的宗旨来严格要求自己。
第三,在时间安排上和新高考方案配套起来,如训练周期的划分为“
第一周期4—6月模底初训配备期,第二周期7—8月为暑期学习强化训练期;第三周期9—10月为秋季强化训练期,第四周期11—1月应为强化期;第五周期2—3月为冬季强化训练期,第六周4月为考试配备期,共分为六个周期来设计训练计划和目标。
解读三:新高考方案对教师要求的认识理解
2008年新高考方案的实施,给我们广大体育教师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要求。结合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完善,对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学生选择体育类专业的报考,教师必须吃透新高考方案,正确把握新高考方案精神,帮助学生做好参谋,必须做到一切从学生的未来维护。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做好教育教学的服务工作,为国家培养出更优秀的体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