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目的
大课间活动不仅对以教室内文化学习为主的脑力活动是一种调节和放松,还能很好的满足中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要。促使老师和学生在操场上、阳光下锻炼身体,陶冶身心,有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也能有效促进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发展。但是摆在我们眼前的是:中学生的课间相当单调乏味:课间玩的项目并不是很多,就是简简单单的做做操,然后就是自由活动,自由活动的时候好像只是极个别的男生的事情,与其他人毫无关系只是静静的等待上课而已。这对中学生的健康发展势必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影响。
大课间体育活动正逐步在全国展开,如果能像上好每周两、三节体育教学课那样上好每天一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将不仅有利于确保学生每天达到一小时的体育锻炼的要求,而且形成良好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的风气。
2﹒研究方法
2﹒1文献研究法
查阅了《体育教学》、《中国学校体育》等有关刊物,收集和参阅了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
2.2调查问卷法
走访调查了本市的26所(重点、普通)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和学生。
3.结果与分析
3﹒1﹒1安全因素。老师们虽然希望孩子们课间能动起来,撒欢儿地玩一下,但更害怕他们安全方面出了问题,负不起责任,所以只好以安全为重,现在有的学校都不允许学生课间使用体育器材了。这个也怕﹑哪个也危险,干脆把他们锁到教室得了!对于家长反映的情况,学校会保证孩子在校期间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到最后学生也哪怕坐着都不愿走动了。
3﹒1﹒2场地狭小。目前学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人多地方小,活动场地更小。有的学校都不做广播体操。
3﹒1﹒3生活环境影响。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中没有可以一起玩的兄弟姐妹,居住环境又使他们玩伴减少,以至于很多中学生不习惯集体性的游戏。也随着玩具的变化:电视、电脑、连环画、汽车模型等代替了以前的铁环、陀螺、橡皮筋、沙包……这一变化,直接影响了他们游戏的方式。受生活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学生的集体意识普遍薄弱,很少有一堆孩子自发地一起玩耍。并且同学们的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协作,集体荣誉感差。即使一根跳绳,也有同学不愿与别人共同使用。
3﹒1﹒4课业负担过重。虽然有关部门一直在喊减负,但是学生的学习负担却在不断加重,除了学校的课业任务,很多同学还要应付家长一手操办的各种辅导班、竞赛、考级等,课余时间都被安排了,玩的时间很少。
3﹒2活动少了“小博士、小胖子、豆芽菜”多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目前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44﹒2%的中小学生课间活动不足。多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而出现的“重智轻体”现象,导致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是,“小胖子”、“豆牙菜”的小孩大有人在,眼睛近视者更是不计其数,高血压等病症也过早地“缠”住中小学生,连大学军训中“倒”下成了习以为常之事。试想,这些如此多过早的“不该有”,又怎能不让人感到遗憾呢?虽说近几年倡导实施素质教育,对家长、对孩子、对老师而言,全面发展的观念渐入人心,但都局限于表面,还有些人片面地把素质教育与艺术教育等同起来。因此,诸如音乐、舞蹈、绘画之类的培训班可谓多如牛毛,相反,针对学生的体育健身班又是寥寥无几。
下表是2005年对我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13977名7~22岁学生进行营养状况统计分析。资料表明:素质指标发育水平降多升少,总体下滑,体质偏弱。资料显示:学生营养不良、超重、肥胖状况如下:
营养状况 年份 |
营养不良 |
超重 |
肥胖 |
2005 |
3.28% |
8.86% |
3.91% |
1995 |
7.17% |
|
|
1991 |
2.71% |
|
小学生(7~12岁)营养不良、超重、肥胖率分别为2.52%,9.61%和4.40%,中学生(13~18岁)为3.63%,8.08%和3.93%,大学生(19~22岁)为4.84%,9.16%和1.93%。
营养状况 年龄段 |
营养不良 |
超重 |
肥胖 |
7~12岁 |
2.52% |
9.61% |
4.40% |
13~18岁 |
3.63% |
8.08% |
3.93% |
19~22岁 |
4.84% |
9.16% |
1.93% |
结论:我省学生超重、肥胖总检出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应加强学校、家庭健康教育和体育课的质量的同时特别要提高学生课间活动的效率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3﹒3课间适时的活动,不仅是人体健康的需要,也是心理健康的需要。对于课间十分钟应如何活动?学校必须把课间操与中小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变化结合起来;把课间操的生理效应与思想品德教育、情感教育结合起来,继承、借鉴传统课间操实践经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身体素质而服务。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
学校大课间活动的组编原则
3﹒3﹒1大课间活动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
大课间活动内容的选择:第一,要符合学生的性别、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二要科学地安排好活动内容的顺序以及活动量;第三要符合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
3﹒3﹒2增强体质与健全心理并重
能否满足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需要,能否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是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关键。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不是一种形式,也不是看谁搞的多么热闹,而是要把体育活动寓健身于快乐之中,逐步培养其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同时促使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3﹒3﹒3大课间活动内容要有创新性
有创新大课间活动才会有生命力。各个学校在开展大课间活动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编出适合自己学校特点和特色的大课间来。
3﹒3﹒4大课间活动的时空特性及美育特性
大课间活动的编排要符合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内容与季节的变化相结合。如春、秋季节以队列训练、徒手部位操、新操练习为主要内容。夏季,由于气温较高,人容易出现疲劳,在内容及运动量上安排小一点;冬季寒冷,以跑跳操、热身操、集体舞、奔跑游戏为主。坚持锻炼的科学性,运动强度保持在75%—85%之间,学生每分钟脉搏次数不超过160次,遵循了运动负荷的变化规律。这样课间活动不仅促进了个体的发展,同时又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求。
3﹒3﹒5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面向全体师生
大课间活动的设想与实践要充分体现群体性,要让全体师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要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要使每一个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显示其自身的价值。
3.4 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效果和对教师的要求
3﹒4﹒1学生:大课间同学们一起跳绳、跳橡皮筋、踢毽球、打沙包、打乒乓球、打羽毛球、垫垫排球以及一些过去的游戏象跳房子之类做一些小运动量的活动。通过适量的活动能使全身血液加快循环,提高视听、反应能力,改善大脑皮层的协调指挥能力,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下一堂课的学习中去。由于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项集体项目,需要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互谅互爱,共同创作。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渗透及竞争意识。大课间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运动规律,选择适合青少年特点的音乐,编排趣味性强、宜于青少年生长和学校容易操作的校园集体舞蹈和校园秧歌之类,努力实现艺术与体育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锻炼身体,提高了学生的韵律感和协调性。使学生把“大课间”活动看做是一种享受。每天除坚持做好眼保健操、广播操外,这些项目均以校、班、组、个人为单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参与热情。让他们乐于参与、积极主动使学生在自我锻炼中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3﹒4﹒2教师:体育教师开发游戏系列﹔音乐老师开发集体舞蹈系列﹔班主任开发小型体育项目﹔教导处、政教处进行评比,老师参与进来,就能改变过去一遍一遍的走形式,像领导视察工作一样,如今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操、一起玩耍,成为了知心朋友。大课间,让师生走得更近,老师和学生一起活动,多了平等交往,这样老师和学生关系更和谐!
3﹒4﹒3学校和社会:学校各年级分年级进行,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领导要认识到体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极大地激发了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增强了科研意识,提高了科研素质。
3﹒5《中国教育报》近日报道 :安徽省委、省政府日前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该意见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把学校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对落实青少年体育的各项措施和保障机制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决定对成绩突出的地方、部门、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实行合格性评估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建议安徽省的“一票否决制”做法值得推广。
4结论与建议
大课间操体育活动的开展,它不仅确保了学生每天达到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实施,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因此为使大课间活动真正的落实到实处,高质量的进行,除了在时间和课程计划给与保障以外,还要在制度上为大课间活动给予保障。﹙领导督导制、政教处负责制、班主任量化管理制、大课间体育活动评比制﹚
最后建议教育、体育部门及学校有关领导,加强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身体锻炼意义的宣传,大力表彰已形成良好课间操的学校,在全民健身计划的指导下,大兴课间操的改革,形成良好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之风气,以推动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校体育》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2004年3期、6期,2005年2期。
2、杨贵仁《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在全国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现场研讨会上的讲话》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2月15日
3、许舒翔 《广东省教育厅在全国“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现场研讨会上的发言》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2月15日
4、闫海涛 《辽宁省鞍山市教育局在全国“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现场研讨会上的发言》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2月15日
5、熊其军 《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践与相关问题探析》 《教学与管理》200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