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优质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日期:2005-03-14] 来源:  作者:张华营 [字体: ]

优质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广饶县实验中学    张华营

2004年山东省体育优质课评选在东营市广饶县一中举行,笔者作为广饶县实验中学的一名体育教师,在此期间负责了部分初中学生的带队工作,并有幸观摩了初中学段30多位教师以及10多位高中、小学学段教师的优质课教学过程。与他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向他们请教了许多问题,学到了许多新鲜的知识,丰富了自己的经验,为自己以后的课堂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同时在交流过程中也听他们说到了许多优质课评选中的许多困惑。

就本次优质课的评选而言,出现了很多亮点,真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不可否认,他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优质课评选的深入进行、老师们的进一步交流,越来越多的问题突出表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连续“闯关”,“智囊”云集。

和一位参评教师聊起参评的经历,这位教师大倒苦水,说自己的这一节课,可真是花费了大力气。首先在学校中脱颖而出,然后再历经县、市的评选,层层选拔,而且层次越高牵扯到的人就越多,责任就越重大。确定课题后,县、市级教研员会召集全市的教学高手共同为参评的教师量体裁衣,组成阵容庞大的智囊团,先由参评教师试讲,然后各位智囊轮番评价,提出改进措施。改进后,继续试讲,然后再评价,再试讲﹒﹒﹒﹒﹒﹒,一直到大家都满意为止,这个时间甚至会持续一、两个月的时间,这样才能将参评的优质课成型。因此,这一节课不仅是参评教师自己的成果,更是一个市地智囊团的集体结晶,真是一人参评,全体努力。参评的教师不仅代表自己,更肩负者本地市全体智囊的希望,如此的厚爱,参评教师的心理负担可见一斑。

二、时间冗长,精神折磨。

从一开始的冲击,到最后的冲刺,至少要花费一到两个月的时间,而参赛的选手必须将所有的工作都停下来应付讲课,反复斟酌,一直到每一个细节都符合要求。不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更多的是耽误了学生,并且长时间的受着精神折磨,讲不完课一颗心总是悬着,就是讲完了还要盼望着早日公布结果,以期画一个圆满的句号。一位参评的教师曾经对我开玩笑地说,这一节课揭掉我一层皮,近两个月来瘦了十多斤,而且睡不好吃不香,每天都在费思量,甭管结果怎样,以后我是再也不会参加了,受不了这精神折磨。

三、花费巨大,谁人知是我心痛。

许多参评的教师为了追赶时髦,讲课用上了多媒体。这对于一些城市中有实力的学校而言可能不算什么,可能很平常,但对于一般的农村基层学校而言,办学条件本来就很艰苦,根本谈不上用现代化的多媒体。一些参评的教师为了追求效果,这时就会花钱找人制作多媒体课件,并且租赁现代化的设备,紧腰缩食也要把课弄体面。有时制作课件和租赁设备的费用竟会花去参评教师一个多月的工资啊。

再者,参评的教师很少是一个人参加的,至少要有1—2人的“亲友团”,这些“亲友团”在此期间的各种费用均由参评教师支付。能够抽到前面的签还好,早讲完早走人,一旦抽到后面的签就要等上好几天时间,这期间的花费又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一位德州的参评教师提前34天就来到参赛地住到宾馆里,抽签时正好又抽到了最后一天的课,这样就一直住在这儿等了一周的时间,期间的酸甜苦辣,精神煎熬又有谁人能感受得到呢?

四、“演课”作秀,华而不实。

参评教师上优质课的愿望是取得成功,是不允许失败的,因此他们首先考虑到的是如何让评委满意,以便使自己取得好成绩、奖励等级。于是,他们不把时间精力花在钻研教材、教法和学生的实际状况上,而是把工夫下在反复练习,反复排演上。某时某刻某分某秒,某生某动作等等一系列安排分毫不差。就本次评优课来说,有许多教师提前几天到达参赛地,托关系、找同学,以求近早的接触到学生,本来规定只有课前20分钟的时间熟悉学生,但多数教师都提前接触班主任老师,苦苦哀求,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和学生多讲一点、多练一点。有一个女教师熟悉学生时,从学校给安排的时间一直练到放学以后,学生都烦了,可是这位教师还是苦求再多练一会儿,并且一再强调自己只有这一次机会,让学生多配合。唉,真是可怜哪!就这样经过教师的一遍遍的课前“启发引导”,到上课时学生就象木偶由教师摆布,这种教学上的弄虚作假,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品质和学业上的健康成长,更不利于同行间的切磋与交流。

五、“亲友团”帮助,一节课,大家上。

笔者观摩了许多课的过程,发现了这样的一些现象,让我好一阵困惑。课前的准备场地、器材不是参评教师自己做,而是好几个人的“亲友团”在帮助准备,并且几个人忙了好长时间才准备好。于是,上课中使用音响时,一个手势,便有“助手”放音乐,无须讲课者亲自动手;有的器材不用了,自有“助手”帮忙拿走;球跑了,“助手”会快跑过去拣回放好等等。

我对这些现象感到很可笑,难道我们平时上课也这样吗?这些情况在教学实践中都能碰到,在评优课活动中出现也是正常的,但“助手”大可不必出手,一些意外情况,不正是考查参评教师随机应变能力的好时机吗?

六、评优遗留副作用,学生不满现状,教师苦不堪言。

评优中的每一节课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精心准备的,所以每一节课都是十分精彩的。从教材的安排,教学过程的组织、设计,场地的布置,器材的种类都是和平时不能相提并论的。笔者和学生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鲜,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开发了思维,但是“甜蜜”之后学生回到了笔者的课堂,就感觉到自己老师的体育课不如评优课有兴趣,感到存在落差,上课的积极性降低,甚至满腹牢骚。笔者也苦不堪言,其中的道理又无法向学生解释清楚,平时的体育课哪有如此精彩,虽然笔者平时已经很努力了,也不见得把每一节课都雕刻的如花一般。笔者慨叹之余,只能在以后的教学中精益求精,力求做得更好。

七、评优课观摩者寥寥无几,何言推广价值。

    在评优课中,令笔者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来观摩学习的教师少之又少。即使偶尔有几个教师观看,也是十几分钟后就走人,就连笔者本地的教师也很少有人来观摩学习。难道我们就是为了这一节课吗?我们评优的目的是什么?各位体育教师都清楚,一般情况下,我们很难有走出去参观学习的机会。一是被课程所累,二是有关的课堂教学方面的活动比较少。那么现在既然有了这么好的机会又为什么不积极参加呢?不开阔眼界,不互相交流,又怎能谈得上以后的提高,有些教师埋怨自己的思想跟不上形势了,需要“充电”了,但是机会来了却又不紧紧抓住,试问长此下去,我们如何能跟上形势?如何解放思想?如何走进新课程呢?

其实,笔者并不是对优质课评选持“一棍子打死”的态度,优质课评比是一种很好的学术交流方式,他的活动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展示,一种交流,使参赛教师和观摩教师都能从中获益,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了一节课的作用。同时,优质课的评选活动也是一个载体,它能够更直观、更有效的展示并推广先进的经验。因此,笔者真诚的希望优质课评选能够革除种种弊端,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有序的发展,为教师走进新课程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资料:

1、叶丽珍   体育评优课之我见             《中国学校体育》   2002年第2

2、陈玉萍   对评优课活动中一些现象的思考   《体育教学》     2002年第2

3、李保锦   优质课评选:你真的让我好困惑   《山东教育》    2004年第35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zhhy2009 | 阅读: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