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独生子女与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的隐性短缺

[日期:2003-10-20] 来源:武汉体育学院  作者:赵高彩 [字体: ]

  2003-1-28  中学体育网


独生子女与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的隐性短缺

赵高彩1,王洁群2

(1.武汉体育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2.大连理工大学体育课部,辽宁大连 116024)

摘 要:独生子女所引起的体育后备人才隐性短缺的表现有肥胖化、成人化、异性化、项目选择的集中化、文化环境因素影响5种形式;其原因有家长的观念影响、教育内容选择的片面性、家长角色特点的影响、职业选择的现实等4种。

关键词:体育;后备人才;独生子女;资源

中图分类号:G80 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520X(2001)01 0018 05

Theonlychildandtherecessiveshortageofsportsreservehumanresources

ZHAOGao cai1,WANGJie qun2

(1.WuhanInst.ofP.E.,Wuhan430079,China;2.DalianUniv.ofScienceandEngin.,Dalian116024,China)

Abstract:Recessiveshortageofsportsreservehumanresourcesmanifestsobesity,adultlization,transsexualism,concentrationinitemselectingetc.Thereasonscomefromtheinfluenceoftheparents ideas,one sidednessofthechoiceofteachingcontents,influenceoftheparents rolesandtherealityofchoiceofprofession.

Keywords:sportsandgames;reservehumanresources;theonlychild;resources

  体育后备人才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石,后备人才数量的多寡直接决定着体育事业的发展速度。城乡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势必带来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短缺。许多专家和学者已经注意到独生子女对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的影响,并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但是,这些探讨集中在独生子女所产生的量的不足以及独生子女存在的缺点对其从事体育事业选择的阻碍。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隐性短缺这一新的视角来探讨独生子女对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的影响。

1 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短缺的两种形式

从独生子女的角度看,我们把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的短缺划分为两种形式:显性短缺和隐性短缺。

1.1 显性短缺

显性短缺是指独生子女的出现所带来的青少年人数的减少,以及由此造成的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的短缺。其特点是具有显而易见性,其表现形式是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择在数量上越来越少。同时,独生子女的普遍化现象大多集中在城市和经济相对发达农村,由于体育的发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这些地区自然是体育发达或较为发达地区,独生子女的出现必然造成这些地区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的明显不足。我们可以从一些感性材料中得到认识。以体操为例,过去的后备人才选拔大多集中在城市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现在则不得不把重点转移到边远地区或山区。[1]

1.2 隐性短缺

隐性短缺是指由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现象所引起的、不易被人们发现的、隐藏在表象背后的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短缺形式。其形成有以下几种情况:(1)具有良好的体育后备人才条件,但由于独生子女的独特个性,使其不能与体育发生任何关系。(2)具有良好的体育后备人才条件,但由于独生子女家长观念的影响,使其不能与体育发生任何关系。(3)虽然进入体育训练领域,但由于独生子女的独特个性,使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后备人才。(4)虽然进入体育训练领域,但由于独生子女的独特个性,使其在体育运动训练项目的选择上存在着功利主义倾向,从而造成后备人才资源的浪费。

2 隐性短缺的表现形式从隐性短缺的形成情况来看,独生子女的独特个性是造成体育后备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前面提到,一些专家和学者已经探讨了独生子女存在的缺点对其从事体育事业选择的阻碍。我们讨论隐性短缺的表现形式时,将力图避免与已有内容重复的探讨,如独生子女的娇气、自私、独立性差、任性、社会协作性差、意志品质弱、身体素质的下降趋势等对体育后备人才所造成的隐性短缺。[2]

2.1 肥胖化趋势与隐性短缺

从独生子女出现开始,学者们就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然而,因种种原因,独生子女的肥胖问题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但是,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的营养过剩现象已经出现,肥胖者的数量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据90年代前期的调查,中国各大城市有5%以上的儿童体重超过健康标准。[3]但据最近教育部及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中国孩子的5%~10%超重,并预计在未来的10年间,这一数字还将翻一番。[4]不仅如此,针对儿童的减肥药品、减肥夏令营、减肥医院等的大量出现也证明了儿童肥胖者增多的趋势。肥胖化趋势不仅不利于独生子女的正常生活,同时也对体育后备人才库的容量产生消极影响。从总体上看,由于独生子女肥胖者数量有限,它不易被人们所认识,因此它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影响仍然具有较大的隐蔽性。

2.2 成人化倾向与隐性短缺

成人化倾向是独生子女不同于非独生子女的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也是独生子女最容易形成的特征。由于独生子女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与成人交往的时间和频率大大超过同龄伙伴,成人自然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加上独生子女的智力优势使他们的模仿更具有“真实性”。同时,家长们总是用“懂事”来教育孩子,这更加剧了他们的成人化倾向。成人化倾向对体育后备人才短缺的隐蔽性在于:(1)由于华而不实的“知识”,独生子女对客观事物(当然包括体育)的兴趣会丧失,他们的兴奋点会集中在大人感兴趣的问题上。(2)当他们用成人的观点来看待体育职业时,由于成人的偏见,他们极有可能废弃对体育职业的选择。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如果一个家庭喜欢音乐,这不意味着孩子必然成为音乐家。但是,如果一个家庭不喜欢音乐,这个孩子绝不可能成为音乐家。”(3)由于成人极易出现的功利主义倾向,即使他们选择了体育职业,也可能因此而过早夭折自己的运动寿命。

2.3 异性化倾向与隐性短缺

独生子女的性别异性化倾向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都有发现。如国外学者萨顿—史密斯和罗森堡的研究结果显示:独生子女容易产生性别心理错位,男性独生子更女子气,女性独生女更男子气。[5]在我国,尽管这一现象不具有普遍意义,但情形也不容乐观。宋致国在《对孩子尽早注意性别教育》一文中指出:据调查,家庭环境所诱发的易性者高达80%。他在分析其原因时认为,实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容易导致“易性癖”的产生。[6]穆光宗在《中国的未来交给准》一书中也谈到:“在独生子女新生代中,人们发现了‘男孩女性化’这种令人担忧的现象,但就问题产生的根源来看,并不是因为缺少父亲或是缺少男教师,而在于感性的母爱太盛,理性的父爱太少!”[7]另一项调查也间接地证明独生子女性别心理错位现象的存在。据统计,独生子女的心理变态率(包括性别心理变态):四川为51%,上海为50%,北京也是50%。[8]在中国特定的文化背景下,“重男轻女”的观念极易导致父母对男性的期盼,而当这种愿望不能实现时,父母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失衡,从而影响子女的心理发展;当父母如愿以偿喜得贵子时,“母爱的泛化”也容易成为一种流行的教育模式。因此,儿童心理研究专家曾极力呼吁要克服独生子女的“精神软骨症”。

正是由于独生子女性别异性化倾向在我国的非普遍性存在,学者们忽视了这一现象对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的影响。尽管女性独生子女的男性化对女子力量型项目如举重、拳击等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对于最能反映女性魅力的运动项目如艺术体操等则是一个灾难。男性独生子女的异性化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影响几乎完全是消极的,这是因为异性化的男性独生子女往往以追求美为动机来看待体育,这就必然造成他们厌弃对绝大多数运动项目的选择。

2.4 项目选择的集中化与隐性短缺

体育后备人才结构的科学化是我国体育事业持续和健康发展的基础,反之,人才结构的不平衡将造成体育人才资源的浪费或隐性短缺。体育后备人才结构的优化主要由体育项目人才数量的合理配置、体育项目人才素质的提高来实现。从体育项目人才数量来看,独生子女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存在集中化倾向。项目选择的集中化是指片面追求项目影响大、商业利润大的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等。其原因是:(1)一般来说,项目影响大的项目也是人们普遍喜爱的项目;(2)独生子女的成人化也使他们在项目选择上极易出现功利主义色彩;(3)不同的国家、民族、地区有不同的体育项目喜爱,人们在项目选择上必然要受到本地区、本民族体育传统的影响。项目选择的集中化对体育后备人才资源造成的隐性短缺表现在:(1)过多的体育后备人才集中在某一项目必然造成人才的浪费;(2)不同个体的人才素质不可能都适应同一体育项目,某一个体对不适应自己体育项目的选择就意味着他根本不可能成为这一项目的后备人才;(3)由于不同个体人才素质的不同,过多集中在某一项目使其有利于其他项目选择的优势不能实现,从而造成其他项目后备人才的短缺。

2.5 文化环境因素与隐性短缺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是环境的产物,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力是不容拒绝的。由于文化环境的内涵十分宽泛,逐一探讨是作者力所不能及的,在这里,我们仅用文化环境来界定大众传播媒介。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电视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加上“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现,城乡家庭对电视机的拥有已基本普及。在日常生活中,独生子女几乎每天都有一定时间收看电视节目,其模仿性强的特点极易引起他们对各种事物的兴趣,这为他们从电视中获得对体育的参与提供了契机。但是,在总体上以儿童为对象的体育传播量有限,况且,适合儿童特点的体育卡通片、体育游戏、儿童学体育等节目数量不足,这无异于放弃了激发独生子女从事体育职业选择的有效阵地。电视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儿童体育节目对独生子女的影响也是如此。正如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所说:“虽然我们可能无法说出任何特定时间以特定节目所有的特殊效果,但其长期效果将存在于我们生命的所有时日之中。”[9]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认为特定的文化环境对体育后备人才的隐性短缺是不容忽视的。

3 隐性短缺产生的原因

探寻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解决一切矛盾的根本前提,对独生子女所产生的体育后备人才资源隐性短缺原因的探讨,有助于我们确立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在讨论和分析前,有两点必须加以说明:(1)此处探讨的原因是从根本上来讲的,不是指独生子女的独特个性或表现形式所引起的。(2)此处的探讨是以互动定律为前提。互动定律告诉我们:家庭中成员的数目与关系的数目之间,正好存在着与点线间关系完全一致的规律。由独生子女组成的三口之家,仅有3种关系。这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多子女家庭相比最基本、最简单、无重复。若从动态的角度看,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意味着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那么,独生子女家庭的成员之间的互动,就表现为对象更集中、交往更频繁、关系强度更大的特点。由于父代的年龄特点、家庭中的主导地位、丰富的阅历和知识以及受社会舆论影响的价值导向等,在父代与子代的家庭互动中,父代属于主要的、支配的地位,子代居于次要的、服从的地位。父代的价值观念会强加于子代,子代会在父代设计的各种目标中成长。据调查,我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基本是核心家庭,即三口之家,由于我国独生子女的绝大多数集中在城市,因此以三口之家来讨论独生子女对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隐性短缺问题不足以否定我们的结论。[10]

3.1 独生子女家长的观念影响

人们的观念往往通过价值取向来实现。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观念和价值取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由“虚”转实,由重精神到重物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们的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出追求以财富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物质利益。独生子女家长的观念和价值取向也不例外,因此,他们对独生子女从事竞技体育的选择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1)藐视体育职业,对体育职业的选择持怀疑和否定态度;(2)即使从事体育,在项目的选择上,倾向于经济利益大,我国体育发展水平高的项目,使我国体育发展在项目布局上呈现不平衡性;(3)不顾体育的发展规律,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过早夭折自己的运动寿命;(4)重商业比赛,轻代表国家利益的国际比赛;(5)把物质刺激作为训练和比赛的动力,违背奥林匹克精神;(6)不惜借用非法手段,如服用兴奋剂等药物来提高运动成绩,破坏公平竞争的体育原则;(7)为了确保自己已取得的运动成就和各种荣誉,过早地结束运动生涯等等。

另外,父母的生育观念或愿望对独生子女从事体育事业的选择存在潜在的影响。辜胜阻在一篇介绍美国关于独生子女心理的研究中指出:父母的生育愿望对他们对待子女的态度具有重大的影响。研究表明,被迫只生独子的妇女由于不满意其低的生育率,精神上受到打击,因而转过来对期独子产生过分的保护、溺爱、期望过高等错误的教养方式,这可能是独生子女种种消极的心理品质形成的原因,而自愿选择只生独子的妇女则不存在这种情况。[11]在我国,一般来说,父母并不以拥有一个孩子为满足,特别是在农村,国家的强制性生育政策的实施证明了这一点。生育愿望不能满足的家长总是以自己的期望替代独生子女对未来的设计,他们对子女的期望会更高。在知识经济即将来临时,在职业期望指向上,他们大多以高科技作为职业选择领域。一旦父母的期望与孩子的个性、兴趣发生冲突,由于父母的所谓“经验”,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把子女引向自己所认为的“正确轨道”。

3.2 独生子女家长教育内容选择的片面性

由于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期望过高,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他们总是以知识,特别是科技知识的学习为主。难怪一位独生子女的研究专家发出感叹:“‘你只要好好学习,要什么都可以,什么事情也不要你做’,这恐怕是大多数独生子女父母的共同心声!”[12]以学习为中心的选择必然导致对其他的教育内容舍弃。以家务劳动为例,有资料显示,90%略多的家长认为孩子做不做家务是无所谓的事。[13]马克思说:“劳动才是人的第一需要。”劳动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它可以让孩子在生活的磨炼中学会自己教育自己。家长们对独生子女的劳动教育观念尚且如此,那么,他们对孩子的体育教育的忽视也就不难想象。家长们在教育内容上的片面选择必然切断独生子女与体育的联系。

或许有人认为上述的分析缺乏现实依据,其理由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的支持下大多参加了各种业余培训班,其中不乏体育培训班。我们认为事实确实如此,尤其是在城市。但家长们对体育业余培训班的选择未必是以体育职业为指向,他们的初衷大多与健身和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有关。况且,培训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感也令人怀疑,久而久之,独生子女会失去对所选体育项目的兴趣。因此,从总体上看,培训班对促进独生子女从事体育选择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

3.3 独生子女家长角色特点的影响

角色理论是研究儿童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一个基本理论方法,许多专家都运用这一理论来分析和研究独生子女问题。角色理论认为,家长和子女在家庭和社会行为上应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具有不同的角色内容。但是,据有关学者研究,我国独生子女家长却有如下角色特点:第一,独生子女家长增加了教师的角色内容。他们既要检查孩子的功课,又要辅导孩子的学习,部分承担教师的职责。第二,独生子女家长增加了同龄伙伴的角色内容。即独生子女在家基本上只和父母交往,与同龄伙伴的交往十分有限,他们要陪孩子做各种游戏。[14]独生子女家长的角色特点使独生子女与体育的联系桥梁瘫塌。首先,家长角色内容的增加,使家长在与子女的互动中主导地位得到强化。这种强化对独生子女从事体育职业选择是极其不利的。其次,家长的同龄伙伴作用使独生子女失去了儿童社会性对象的最佳选择。而同龄伙伴之间的交往和活动正是体育产生的土壤,这是因为游戏是儿童活动的中心内容,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身体发育的逐步改善,加上儿童特有模仿性,体育游戏的开展必然成为儿童自觉活动过程的逻辑结果,体育游戏正是儿童(独生子女)蒙生体育兴趣的真正发端。

3.4 现实原因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现状是能否吸引独生子女从事体育职业选择的现实原因。在新中国成立后,尽管我国的体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体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首先,我国体育人才素质较低,体育运动缺乏对体育人才的吸引力;其次,体育科技发展水平有限使独生子女在作出对体育事业的选择时瞻前顾后;再次,体育体制的弊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尤以体育人才的再就业最为突出;第四,体育商品化规律与体育领域中的腐败现象使独生子女及其家长难以作出对体育事业选择的决断。

独生子女家长对体育发展规律的认同程度是独生子女能否从事体育职业选择的又一现实原因。一般来说,家长们的认同程度较低,我们可以从其表现出的忧虑得到说明:(1)体育人才培养率低,这使家长在作出体育职业选择时犹豫不决、忧心忡忡。(2)体育是以体力支出为主的职业,在特定的情况下,还会受到伤病乃至个人生命安全的困扰,出于对子女的偏爱,他们对体育职业的选择往往会产生厌弃心态。(3)体育职业的年龄阶段性,使体育职业呈现出非稳定性特点。在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社会职业竞争日益激烈,科技文化水平要求更高的情况下,父母对子女职业稳定性的追求更甚。(4)体育运动早期专项训练的低年龄化趋势,使父母很难过早给子女进行职业定位。

独生子女所引起的体育后备人才的隐性短缺势必给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隐患。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家长的观念会悄然发生变化,体育选材技术和运动训练水平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时,国家体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各项奖励政策和保障措施的出台、规范和完善,以及体育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必然会对独生子女及其家长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正确认识和处理独生子女与体育后备人才的关系是摆在广大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积极开发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努力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1]景月显.我国体操运动面临断代危险[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8,(4):42 44.

[2]赵高彩.体育与独生子女的教育[J].体育高教研究,1996,(3):2.

[3]穆光宗.中国的未来交给谁[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

[4]中国日报(英文版),2000 03 30(2).

[5]王爱民.独生子女教育心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144 145.

[6]家庭健康报,1994 08 22.

[7]穆光宗.中国的未来交给谁———独生子女问题的紧急报告[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200.[8]北京日报,1990 12 29(2).

[9]施拉姆,陈亮.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266.

[10]赵高彩.从独生子女角度看我国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短缺的成因[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1):2 3.

[11]辜胜阻.美国关于独生子女心理的研究[J].外国心理学,1983,(1):23.

[12]穆光宗.中国的未来交给谁———独生子女问题的紧急报告[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63.

[13]穆光宗.中国的未来交给谁———独生子女问题的紧急报告[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64 65.[14]风笑天.论独生子女父母的角色特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1993,(2):88 91.

武 汉 体 育 学 院 学 报 2001年2月 第1期 18-22


原作者:赵高彩
来 源:武汉体育学院
共有986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