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浅谈体育专业高考考前阶段训练

[日期:2007-11-14] 来源:  作者:赵欣 [字体: ]

浅谈体育专业高考考前阶段训练
河北省三河市第二中学       赵欣


二000年九月,根据学校的安排我担任高三年级体育专业考生的训练工作,通过认真的分析,细致的安排,周密的部署,科学的训练,在短短的二百四十天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序号 姓    名 性别 原始分数 高考分数 录     取     院     校(系)
 1    张法圣  男    29.87     91.94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
 2    王丙强  男    61.84     85.40     河北师范大学(社会体育)
 3    李  晋  男    46.63     82.31     廊坊师范学院(体育教育)
 4    刘  奇  男    46.32     80.50     河北体育学院(体育教育)
 5    李淑慧  女    36.10     80.88     河北体育学院(社会体育)
 6    张艳辉  女    31.13     81.30     常德师范学院(体育教育) 

六人考入本科院校,其中张法圣同学被全国重点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系录取。二00一年高考所带的队员专业成绩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见下表),
回顾前段的工作,针对考前阶段训练谈一点儿体会:
考前阶段训练的目的是保证学生在临近高考之前的一段时间内,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的运动量和强度,从而使学生在高考专业考试中发挥最佳竞技水平和取得最好的考试成绩。
考前阶段训练的任务、手段和计划的负荷量等是依据学生在前一阶段训练中完成计划的情况而定的,而且需要经过多次检查、测验的实践检验并调整完善。
高考前的模拟考试之前要安排一段时间的专门考前训练。这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这段时间一般持续2——4周,训练课的次数保持不变,只是训练负荷量有所下降。高考考前训练阶段的安排,时间较长,一般安排6——8周。是以周或其它组合天数为单位的具有合理训练结构的模拟高考的小周期训练组成。此阶段要制订详细的适合学生个人特点的6——8周的每日的训练计划。其内容包括:
一、训练的主要手段与负荷量;
二、测验、考查的日期、方式;
三、各种恢复手段。
考前阶段训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完整技术与分解技术的强化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考试项目技术水平,强化专业专项能力,调节心理状况,并注意积极性休息。
分析高考考前阶段训练,有如下特点:
一、必须保证从最后一次模拟高考测验到高考专业考试之间不少于六周时间。最后一次的模拟考试最优方案是参考高考日程模拟进行,并且调整在周训练的同一天和同一时间。模拟考试后到下一阶段开始前,必须安排降低负荷量的小周期,为即将开始的阶段训练做好体力和心理上的准备。
二、考前训练阶段是由测验(或比赛)小周期与非测验、比赛(即训练)小周期组成。总时间约4——6周。此阶段的所有小周期,不论是考核小周期、训练小周期,还是降负荷恢复过渡小周期。都是模拟高考的基本条件并为高考做好准备。比如:
〈一〉、时间(周的哪一天及开始时间);
〈二〉、进行主要训练和积极性休息的日期;
〈三〉、练习、作息制度与饮食;
〈四〉、按摩与药物等恢复措施。通过模拟条件的多次反复刺激,逐步适应所要求的日作息制度。使机体在将来确定的高考日期或时间内,表现出最高的机能水平。
三、按高考的模式,安排类似的训练课。尽可能模拟可能出现的负荷量与考试情景。严格地提出高标准要求,以适应激烈的高考。
四、考前阶段训练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使学生在最后一周中,发挥出最高的运动能力;后一部分基本是前一部分的重复,并改进和修正前一部分暴露的问题。高考前两周,要进一步下降负荷量,但保持较高强度。
五、考前阶段训练,小周期的目的是相同的。前后部分的最后一周均为考核周。第一个考核周完全采用高考日程,是作为检查性的。进行考核时,只用最大用力的85%——95%,以保持中枢神经系统的潜力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六、在训练周中,同样也要保持负荷量按波浪式曲线进行。最大负荷前安排的是轻松的训练课,其后是紧张度小、强度小而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训练课。在安排中,训练负荷总量在考前第三周仍保持在较高点,考前第二周稍减,最后一周则明显降低,但降低只表现在降负荷量上,训练强度仍保持较高或超过高考强度,尤其是考前第四天。
七、考前的技术训练也要重视。此段将注意力应重点集中在技术的稳定,动作的放松协调和不出现多余的紧张上。
八、应强化心理训练。科学地运用心理学方法,通过训练有计划地改善考生的考试项目的心理条件(心理稳定性、竞技动力等),以稳定高考的竞技能力,并使之最佳化。
考前训练的具体安排,要充分考虑:
1、考生的机能状况及训练水平;
2、考试技术的稳定程度;
3、考生的个性和当时的心理状况;
4、对训练和考试负荷的反映等因素。
临近高考时间的安排以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状况,使神经细胞的工作能力在前几天逐步提高,在考试日达到最高点的练习为重。
考生适应即将进行的高考的具体条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些条件包括:
1、作息时间与考试项目顺序;
2、考试地点的气候条件与可能发生的天气变化;
3、场地、器材、跑道的特性;
4、准备活动的地点以及与考试场地之间的距离;
5、考试环境与气氛;
6、考生之间相互接触时的心理变化;
7、突发的各种事件。
为了培养考生适应实战条件,高考前训练阶段安排模拟高考条件的训练,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随着高考的临近,几乎训练的全部过程都是在模拟高考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的。训练的小部分用于保持体力和积极性休息。部分训练或测验是在人为制造的困难条件下所进行的。
高考的重大意义和非同寻常的周围环境对考生是非常强的刺激。有可能使考生在考前过渡兴奋或引起抑制性反应而兴奋不起来。考前过早的兴奋表现为基础代谢的提高和持久的精神紧张。这样会导致神经能量消耗大,心理压力增大。在激烈、决定命运的高考过程中,要求学生具有最大限度地动员自己各方面能力(如:速度、力量)的高度的情感控制水平。加强心理训练则是有效的途径。
心理训练是对一个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其参加考试经验的积累有特别意义的特定过程。建议采取下述方式进行:让学生在脑子里想象即将来临的高考情景,准备活动场地、跑道、铅球、踏板以及很精确的细节。这些主要是为了减少那些破坏学生心理状态的因素的影响。有关资料表明,在熟悉的场地上,往往表现出好的成绩。这一点证明了学生事先在将要参加考试的场地上进行适应性训练有无可非议的益处,应当予以充分的考虑、安排。当然,有关高考的意向也不能一直占据着学生的头脑,而是应该合理、科学地安排到个别的训练课中,去想象自己的考试方案,针对性一定要强。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应该准确地控制。任何微小超量作用,都会导致以外的失误,产生无法挽回的损失。
在考前训练阶段,学生每天早上要进行一些慢跑与轻松的活动,用以降低考前几天中的兴奋性。在考前几天的训练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一定要注意合理安排,消除不利影响。考前几天,学生跃跃欲试,也非常想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去预测种种事件。此时,要尽量避免与运动场有“积极”接触,也不要卷入考场外与对手的“竞争”。通常,在高考前4—6天进行轻松的检查性训练。适当采用专门练习,降低负荷量。考前24小时,需要在僻静的地方做准备活动(平时训练课的一般准备活动)或进行小运动量的训练,量不要太大,但必须微微出汗,而且最好要穿得暖和。这样安排能消除考前的过渡兴奋性,使考生在此日的高考中保持良好的机能状态。特别注意:在高考前,一整天的消极性休息是没有益处的,这样往往造成心理紧张,反而引起失眠,影响第二天的机能能力发挥。
高考一天要进行多个项目的考核。据此,在考前模拟考试小周期的训练中,就可以在一天中安排几次极高强度的训练课,并且在正式考试前重复若干次,但是,一定要注意,此种训练不能连续地重复,而应每隔2——3周重复一次。可以在其间安排用于调整和恢复的小周期训练。
高考前的准备最好从检查场地开始:
一、出发路线;
二、检录处位置;
三、观察跑道;
四、投掷、跳跃场地,检查场地表面;
五、记下所有与自己有关的线,特别是终点区,避免出现距离真正终点还有几米就误认为到达了终点等;
六、跳、投的限制线、方向,落地区等;
七、800米的起点、终点区的位置。
总之,要依据实际情况仔细调查、分析、安排,科学计划,严格实施。

(2002、10、于三河二中)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赵欣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