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建立体育俱乐部的必要性
2005-6-8 20:57:50
论学校建立体育俱乐部的必要性
——由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内容所想到的。
宁乡十四中 周 革
摘要:新课程标准将体育课程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五个学习领域,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体育课,也是完成五个学习领域内容的主要途径,但是通过一次社会调查,发现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并没有完全达到体育课的教学目的,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体育课的分析,找出问题的所在,同时通过对体育小群体,课外体育活动,业余训练队的分析,提出在学校建立体育俱乐部,从而将体育活动的开展面向全体学生,将体育课的内容拓宽加深,更好的完成五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内容,达到学校体育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课外活动,体育小群体,业余运动训练队,体育俱乐部,新课程标准学习内容。</P><P>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校体育期间,要完成“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内容的学习。而体育课是完成这些学习内容的主要形式。那么体育课的教学效果究竟怎样,来看一个调查———调查的相关人群:1995年----2004年各学段毕业走入社会的人群。调查人数:500人,其中初中毕业91人,高中毕业311人,大学毕业98人,调查时间76天。调查问卷及结果是:
问题一:通过体育课的学习,掌握了一至两门运动技术-------回答“是”的有12人,
问题二:通过自学,课外活动,学校业余训练队掌握的技术-------34人
问题三:能够坚持锻炼身体,并且有固定的锻炼身体的方法.-------46人。
问题四:没有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很少参加体育活动———394人
问题五: 有锻炼身体的想法,可是不知道怎样进行.-------16人。
口头提问:对体育课有什么印象?

一:调查的结果显示———只有2.4%的人认为自己通过体育课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术;6.8%的人是通过自学,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的业余训练队掌握的运动技术技能;毕业走入社会以后,能够坚持体育锻炼的人只占被调查人数的9.2%,有近80%的人缺乏锻炼身体的习惯和意识而很少参加体育活动。由此可见,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大部分的学生,并没有通过体育课的学习掌握一至两项的运动技术技能;没有养成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不知道如何进行身体锻炼。结束学校生活,即完全结束了体育活动。很多人是在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以后,身体健康状况下降,才明白身体锻炼的重要性,才有了身体锻炼的需求,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进行,比如有3.2%的有锻炼身体的欲望,可是不知道方法。
二:体育课存在的问题
1------由于中小学的体育课大多是在教师的统一安排下进行的,虽然有众多的好处,但是多数的时候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很难顾及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大多数时候接触不到,即使偶尔接触,也只是一带而过,接触点皮毛而已,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体育活动的激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2------现在大部分学校一般每周开设两节体育课,每节体育课的时间是四十到四十五分钟,学生能够用于练习的时间很有限,因时数有限,教师授课只能“蜻蜓点水”赶任务,根本无法讲透,学生也难有充分的锻炼机会。而运动技能的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练习,要在短短的一节体育课,乃至有限的几节体育课里面较好的掌握一门运动技术,肯定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即使在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也注意到了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但是因为练习的时间的太少,运动技能的掌握不理想,不利于学生参与能力的提高,使得课改"美中不足"。
3------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可谓丰富,但是正是因为丰富的内容,使得体育课的教学存在着内容求全求多的问题,教师的主观愿望是想把什么都传授给学生,但是相对每一个学生来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www.zxty.net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