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健康课中学生不良心理的分析与调适
2009-11-2 7:42:03

体育健康课中学生不良心理的分析与调适
单位:山东省曲阜市书院街道办事处中心中学   
姓名:靳洪滨
邮编:273100
[摘要]:本文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出发,在体育与健康课中探索运用创新性教学形式和方法,通过各种方法纠正治疗学生不良心理,以提高学生参加运动的积极性和科学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健康身心的自我锻炼方法,为社会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身心健康  创新性教学 形式和方法  全面发展  诊断治疗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相配合,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什么是健康,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他们对于“健康”的理解很片面。真正的健康应该是符合健康三维观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新一轮课改正是伴随着体育功能趋于多元化而应运而生的,新课标下的学校体育由强调传统的体育教学观转化为身心协调发展的多维健康观,新课标的启动实施,促使广大体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审视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作用,尤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思考如何诊断治疗学生不良心理,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越来越重要。
一、青少年学生不良心理现状分析
(一)叛逆心理重
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智慧、长知识、立志向,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阶段。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来看,青少年的成熟感是从生理成熟,社会化发展和个性形成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的。生理成熟的发展过程是不平衡的。在这个过渡期,这三方面的成长既有前一个发展阶段尚未完全转变的特点,又有新的心理发展阶段尚未稳定下来的特点,这些新旧特点的矛盾是交叉的重叠的。青少年心理发展不平衡,各种心理矛盾复杂交错,多种矛盾冲突得不到切实解决,必然导致青少年的叛逆心理的产生。
(二)人际交往窄
在学校中确立了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就会有正常的交往,共同愉快的去完成学习或其他任务,就能形成一种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品质;否则就会出现相反的局面,如不善于交往,漠视群体利益及只逞性妄为的人。在师生关系中,学生一旦认为自己处在教师说漠视或厌弃的地位,就易产生自卑感,灰心泄气,对得宠着的妒意,甚至会畏避老师,采取对抗或阳奉阴违的态度与行动。在班级中也存在着许多关系,但个体表现与教师要求或同学意愿产生矛盾时,个体就容易产生内心的矛盾冲突。
(三)适应能力差
适应能力高低影响着中学生在学习环境中自我表现,通过对部分中学生相关问卷的调查显示,低年级学生心理问题较高年级学生突出。原因在于:一是绝大部分低年级学生为独生子女,自幼受到长辈溺爱,生活上缺少自理经验,一旦离开父母遇到实际问题就会感到迷惘。二是,考入重点中学,他们一般是原来学校的尖子生,自幼生活在各方面的赞扬声中,形成了他对荣誉有一种强烈的追求欲,一旦这种欲望未能达到满足时,就会觉得心里不平衡、泄气、精神上非常压抑。从而对教师疏远,对同学冷漠。三是考试及综合评定成绩不够评“三好生”条件时,导致情绪低落,悲观失望。
(四)耐挫力差
耐挫力是指个体遇到挫折情境时,能摆脱其困扰而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能力,亦即个体经得起打击或经得起挫折的能力。人对挫折的忍受力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如神经类型的特点、生理的条件、个人过去的挫折经验及对挫折的主观评价等。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练习活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要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碰到很多困难,使学生的体育学习目标难以实现。中学生在此挫折情境中,会变得意志消沉、失去自信,不再追求更高的目标。另外,家庭经济困难或突发不幸事件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www.zxty.net
Powered by iwms